笔趣阁
笔趣阁 > 大宋皇后生活录 > 8.人生几多无常梦(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8.人生几多无常梦(下)

  大宋皇后生活录

这一觉睡得极不安稳。梦境飘渺,灵台悠忽,如神离躯壳,魂游太虚。


梦里,一个长相模糊,姓名莫知的女孩儿与舒窈举止亲昵,勾肩搭背。她们互搂着肩头,女孩儿笑嘻嘻地考她:“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哪位皇后最彪悍吗?”


梦里的她回答:“武后呗。人都当了女皇呢。”


“不对,好好想。”


“那是吕后?”


“也不是。你再猜。”


“我猜不出了。到底是谁啊?”


“我告诉你,听仔细了。最彪悍的皇后是:北宋,仁宗,郭皇后!哈,没想到吧?”


“北宋?仁宗?郭皇后?那是谁?”


“没听说过?正好,我也才知道。这皇后可有意思,出身勋贵世家,因势封后。据说独霸仁宗四五年,性悍绝妒。古往今来唯一一个敢扇皇帝嘴巴子的皇后就是她了。怎么样?武后再彪悍,也没敢家暴过皇帝老公吧?她就干了。”


“啧,那这皇后的结局不怎么样吧?”


“呃。被废,出家,然后……。”


“红颜陨落,英年早逝,应该不得善终喽?”


“算是吧。不过反正有人心疼后悔,又给她恢复了后位。”


“人死灯灭,他恢复有什么用?”


“你不平什么?你又不是她。”


不平什么?你又不是她?


舒窈猛然睁开双眼。梦里殷殷对话,言犹在耳。


有多久没有再做这种仿似前生的梦了?梦里梦外,她两世为人。醒来后,总有一个声音告诉她,那不纯是梦,那还是她曾经所历。


舒窈恍惚半醒,怔然失神地望着帐顶流苏。流苏朱红,珍珠璎珞还在微微垂晃,好似自她入睡到惊醒才不过盏茶功夫。


舒窈撑起身,摇摇头,狠狠醒了醒神。此梦微妙。竟告诉她,小太子的第一任媳妇儿是与她同姓之人。勋贵世家,因势封后。放眼朝廷,符合条件又与他适龄的郭姑娘,恐怕只她一个。何况她母亲又似与皇后有前言在先?


舒窈猛吸口气,闭目翕唇,重倒回枕上:知道能如何?梦是梦。她是她。她惜福惜命,连皇宫都不愿入,又怎会将自己过得如梦里人那般狼狈不堪?


再入睡,舒窈已是一觉酣然,直到姆妈前来叫她。


“二娘子,已是申时初刻。娘子可要起身?”


舒窈迷蒙蒙睁开眼睛,望着撩起的帘子,轻轻“嗯”了一声。


姆妈赶紧上前,服侍她起床净面,招呼丫鬟为她换衣梳发。


舒窈老老实实坐着,任由伺弄。


梳头丫鬟把式极稳,边动作,边看着菱花铜镜的倒影中人,暗自称赞:二娘子定不知她有一副极好的皮相,粉雕玉琢,娇艳光润。尤其那双眉眼,修眉秀目,眸波清湛,就像是白玉莲花杯盛了清晨无根露,流光藏彩,蕴星映月。


姆妈为舒窈取的是一件红缎银镶边绣襦裙,裙上紫薇花缠枝,一朵朵开得娇妍无比。掌奁丫鬟将她抹额拿出,红绡缀玉的带子勒在乌黑额发下,白玉珍珠若隐若现。


当真是个世家女儿,衣着华美,首饰精贵。这张小脸粉白讨喜,还带着孩童的稚气。看人含笑,两腮梨涡说话即显。


如此样貌,自然容易讨得大人欢心。


待打扮很得体后,舒窈方立起身,提着裙裾,一下跳到地上,小跑赶往柴氏所在中堂。


姆妈被她吓得心惊肉跳,在她身后忙不迭边追边喊:“当心!二娘子,当心别摔了!慢点儿跑,慢点儿跑。”


舒窈兀自不理,一路疾奔赶到中堂。恰好就见柴氏刚进完膳,正用青盐净口。


见小孙女过来,柴老封君把盐水一吐,笑呵呵就冲她招起手来。


舒窈赶忙见礼,礼完奔到柴氏身边,撒娇似偎在她怀里。转问一旁的膳药嬷嬷符氏:“祖母晚膳用得什么?按时进药了吗?”


符嬷嬷倒不哄她,一五一十把柴氏晚上吃饭喝药的事汇报出来。


舒窈听罢略略放心,仰脸看着柴氏:“奶奶要好好吃饭,好好进药。等您好起来,阿瑶还要跟您一起去踏青。”


“嗯。好。奶奶好了,就带阿瑶踏青。”


“等您康健,咱们全家一起,去看圆社的蹴鞠。去马行街观赏百艺。”


“圆社的蹴鞠?”柴氏眼睛一亮,似陷入回忆般噙着笑意,“想当年,你祖父也痴迷蹴鞠呢。公务之余,不带属下去玩两把就浑身不舒坦。还有你表叔祖,也是着迷得紧。他儿孙更有过之无不及。直接在府里养一支蹴鞠队,兴起时候,爷儿俩根本不顾身份,下场就踢。真是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


“表叔祖的儿孙?”舒窈皱了下鼻子,苦恼万分地问,“他们跟郑国公府的表婶是什么关系?”


柴氏听罢,搂着舒窈,笑得肩膀乱颤:“我的傻囡囡,你表叔祖的儿子自然是你表婶夫婿,他孙子当然就是你表婶的儿子!”


“表婶的儿子?阿瑶岂不是要叫他表兄?”


柴氏点点头,声中仍有笑意:“当然要叫表兄,他比你年长。”


舒窈蹙起眉,不悦道:“奶奶,阿瑶都没见过那人呢?谁知他比我年长?我又凭什么唤他表兄?”


柴氏眼睛睁大,点着头,竟是颇同意舒窈歪理一般回道:“嗯。囡囡说的有理。既然没见过,我家囡囡凭什么唤他兄长?让他来。来让我家囡囡瞧瞧,好不好?”


这护短惯孩子惯得一点儿原则都没有的老太太,丝毫没觉得她这话哪里不妥。好像,只要自家孙女想,那就是天经地义的事。


怪不得她能教出让太子都哑口无言的舒窈呢。从根儿上她就有那份“吾即道理”的风范,哪怕是胡搅蛮缠,她也能让人不知从何处下嘴反驳。


柴氏话说出口,自然也上心。


那天昏定回去,没隔几天,舒窈就得知:郑国公柴永崎不日将携世子柴焱璁到府拜访。


郑国公舒窈见过。祖母卧病,他曾两次探望。这位前朝恭帝的长子,在舒窈的印象中其实是个其貌不扬的中年人,高高瘦瘦,少言寡语。舒窈每次见他都没留下深刻印象。


这是一个存在感稀薄,走在大街上都不会被人认出的国公爷。或许,正是他低调作风与无争的态度才能使前朝皇族在泱泱汴京中得以安然立足。


不理朝事,不沾政务。对青史留名不感兴趣,对垂芳百世避之不及。特殊的出身造就郑国公特殊的处世智慧。很难说,柴永崎他是平庸无才还是心怀大智。


当然,对舒窈来讲都无所谓。有贵客前来,又是打着来探病的名义。作为小丫头,舒窈像上回真宗来他们家一样,被姆妈领到一旁回避。


晚春太阳正好,回避时,她自然不用再去暖阁。郭府后园有奇树异草,鲜花娇株。人间四月,正当芬芳娉婷,梁燕呢喃时。舒窈心有盘算,又不肯辜负大好风光。晨课后,她就朱络双髻,罗袜绣鞋,奔向了花间秋千。


秋千是九公子郭审亲自督工,命下人给舒窈特意安造。搁放在一片花海中,三面树荫可乘凉,当前一面视野开阔,荡起秋千时,几乎能看到大半个院落的人物动态。


九哥用心良苦,为她打造了一个风景如画的好玩处。也绝对是“藏匿行迹,侦查敌情”的佳妙地!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ianshou.net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jianshou.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