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 42.大年初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42.大年初一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李世民去年过得很憋屈,老百姓在背地里骂他杀兄迫父,颉利可汗在他登基后当众打劫,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现在他今非昔比,老百姓提起他时也会点头称赞,再加上盗墓发了笔财,他做起事情来颇有底气。


这不,李世民想在大年初一,改元这天大办一场,一早就起来梳妆打扮。他跟皇后的新衣服,都是尚服局精工精料赶制出来的,咱不差钱。所谓大办,得有人撑场面,才能大得起来。所有身上有官职和爵位的人,都在被邀之列。


有人暗骂李世民耍心眼,刚送出礼物就来要帐。人家改元,咱必然得意思意思,李世民昨日送的礼物不便宜,他们得照价甚至加价还礼。


策马狂奔的王珏,也在心里吐槽李世民最近的极品行为。他就不能消停一天,少折腾点事?南山离皇城二十里路,又有昨夜不眠不休照顾董齐,她此时又困又累,哪有心思去长安看猴戏。


王珏好不容易赶到皇宫,总算没来晚,程咬金眼尖,看到她就开始扯脖子喊:“妹子,到俺旁边的位置来,这里视线老好了!”


“不合规矩,我坐这里就行,看得也很清楚。”还去你旁边?还被你坑?王珏对大唐这些个厚脸皮极品,已经无奈了。再说,她看那么清楚干嘛,李世民那张欠扁脸,看着就来气。


噗!这个对话,让大家想起昨日年宴发生的事情,好多人掩面偷笑。


“嘿嘿,大家都来了?咱们开始吧。”


果然还是那张嘿嘿脸,很多人都看不过眼,暗自思考怎么能让他老实点。李世民完全没注意到那些低头翻白眼和撇嘴的人,他正一脸深情地牵着长孙皇后走出来,接受大家朝拜。


王珏打着哈欠,跟众人晃晃悠悠地拜了三拜。


“各位卿家,可有事要奏?”


“臣有事奏。”


看到魏征站出来,李世民眉头直跳。除非大事,不然哪有人会在这样的日子谈日常公事?今天的安排他早想好了,先炫耀一下活字印刷术,这事他一直没提,就等今天拿来出彩呢。再把土豆和地瓜的产量夸一夸,最后宣布改元后的一些职位、律法变动。哪成想,魏征竟然这么不给面子,连客气话都听不出来。


李世民斜眼看着魏征,面色阴沉似墨,“何事?”


“长安周边有一伙盗墓贼甚为猖狂,他们枉传流言,以天罚做掩饰误导百姓。此等歪风不能助长,臣请圣上着人彻查。”魏征完全不在意李世民的表情变化,他今天就是来找茬的,谁让李世民拿死人陪葬物送礼的。


好些个昨日想明白礼物来源的人,都在心里给魏征点赞,除了崔智贤。若李世民能不要脸到一边让他查,一边继续偷,他该咋整?还能真把圣上捉起来吗?


怕什么来什么,霉运当头!


“崔智贤,这事归你管的吧?好好查,做得好朕有赏!”


崔智贤硬着头皮回答道:“臣…遵旨。”


知情人士惊掉一地下巴,这个加了重音的‘做得好’,可以理解为他没偷够吗?


几个负责行动的武官都狠狠地瞪了魏征一眼,圣上卖盐是与民争利,现在俺们干无本买卖你也来管,难道要圣上跟你一样穷,你才开心?


有人要断他财路,挺郁闷,李世民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还有什么事情吗?”


众人狂摇头,再无人上前。你天天秀下限,没事就把面皮揭下来踩着玩,我们还有什么能说的?


这个反应才是对的嘛,李世民脸上又有了笑模样,剩下的时间他可以尽情表演个人秀了。


李世民扫了眼殿中表情各异的大臣们,一咧嘴,“朕的太子和太子之师,在朕的启发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噗!圣上真会讲笑话,还好咱嘴里没东西,不然喷出来,还不御前失仪。众人都开始用余光偷瞄王珏,李承乾则是羞愧得快哭了,但是想到老师曾经对他说的孝,又不好当众反驳李世民。


王珏面上带着些许笑意,她反倒是殿内心态最好的一位。呵呵,老娘的东西也敢不说一声就跟着分利,以后有你受的。


李世民心里很忐忑,他料想王珏不会在这样的场合反驳他。但凡事有万一,这个万一要是发生了,即便他脸皮再厚,也难免会觉得尴尬。


见王珏没反应,李世民心下稍安。都说富贵险中求,真幸运,便宜占成了!


打一棍再给个甜枣的事情,李世民做得手到擒来,“百家派所献上的土豆和地瓜收成如何?”


唐俭答道:“亩产十五石。”


“好!好啊!!百家派对大唐贡献良多,请王娘子受我一拜。”李世民先是激动得击掌叫好,在大家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对王珏作长揖。


王珏不知道他葫芦里又卖得什么药,只得还礼,连称不敢。实则又开始在心里暗自吐槽,嘴上说的是拜,其实只是作揖罢了,谁稀罕。


“都亏有王娘子提醒,朕才发现儒…。”


孔颖达听到此处,暗道一声不好,连忙插话:“臣有事奏。”


李世民尴尬地轻咳一声,“孔祭酒有何事?”


“家中祖辈藏书于棺,多亏圣上与王娘子相助,才得以迎回儒家真籍。臣携孔氏门徒连日来不眠不休,终将真籍整理抄录。臣带来抄录版,欲献给圣上。方才听闻活字印刷之术,此正是一个改错推新的良好时机,望圣上成全。”


“嗯,工部正在印刷王县子所著的两本启蒙读物,待朕看过儒家真籍后,再决定从哪本开始向外传播。”


据李世民猜测,儒家真籍,应该是去掉现在混杂其内的各派学说,另有世人没见过的圣人之言。但他还是没把话说死,怎么的也得自己审核一遍再做决定。


孔颖达也明白李世民的言下之意,本该如此。他又不傻,别说典籍里面没有不利于统治者的内容,就是有,他也得藏家里。第一个目的达成,再来下一个。


“圣上,董贼不止篡改儒家典籍,还致使诸多学派不得不隐于民间。臣请奏,废除董仲舒之儒学,召百家各派出世。”


孽力回馈,李世民终于尝到了被人抢功的滋味。这事由王珏发起,他拿到好处后响应,孔家找出典籍才得以分一杯羹。孔老头越过他俩,率先说出这话,史书上会怎么记载?


就连他准备的长篇大论演说词,也瞬间没了用处。李世民在一番纠结、郁闷、烦躁后,只得干巴巴地吐出两个字,“准奏。”


“圣上英明,盛世可期!”


“圣上功过大禹,堪比尧舜!”


围观党表示,咱不能一直看热闹,得尽职。圣上找咱们来就是为了给他捧臭脚的,咱得赶紧捧,使劲捧。


虽然大禹、尧舜啥的,让他有点心虚,但李世民还是被夸的很嗨。花花轿子众人抬,他也礼尚往来,“朕有诸君辅佐,何愁盛世不来?”


也不知道李世民是什么命,总有人在他得意时,给他不痛快。这不,打脸的来了。


“圣上,有几百书生于宫门外长跪不起,他…他们说是来请愿的。”呜呜,换了好几次班,怎么倒霉的总是他。


“什么?”李世民憋得面色通红,众人刚夸他英明,就有人来搅局,简直太打脸了!


“众卿随朕出去看看。”他倒是想看看,谁那么大胆子,敢在这样的日子触他眉头。


哎妈,宫外黑压压一片人,有跪着的书生,也有围观的百姓,这下可热闹了!


李世民再次上演拿手绝活--变脸,他对书生们露出一个和煦的笑容,关切着问道:“大年初一,本该与家人团聚,尽享天伦。何事让诸位放下老小,来此长跪?”


卧槽,李世民够损的,学子们还没说话呢,先被扣上一顶不孝的大帽子。


领头的郎君开口道:“我等学子寒窗苦读,惟望有朝一日能为圣上、为天下百姓效劳。然,我等所学皆是自汉传下的儒学典籍。若圣上罢黜我等所学内容,我们该何去何从?若先前典籍皆是错,怎会教出能臣大儒?”


他旁边的老者接话道:“老朽有幸识得几个字,在县里办了一个学堂。听到坊间传闻,现存典籍多经人篡改,甚为惶恐。老朽无法,只得停了教学,来长安询问圣上,今后我该用什么教导学生?”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ianshou.net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jianshou.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