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谁比我更爱你 > 华人教会
字体:      护眼 关灯

华人教会

  谁比我更爱你

三人到家,张兰已开始在厨房忙乎,看到王富贵买了很许多高档海鲜,很诧异。王富贵笑着说:“我们来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这只是点微薄的心意,您怀孕了要多吃点有营养的食物。”


张兰和刘朝阳客气一番把东西放到了冰柜,他们很欣赏王富贵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尽管受恩师委托他们并不指望王富贵一定要回报什么,但王富贵如此识大体说明他是个懂得知恩图报的人。


王富贵从小寄人篱下,体味过世态炎凉,也更加珍惜别人的友善热忱。王富贵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自身的奋斗努力,也得益于他一直秉持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做人原则。


王富贵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他宽厚质朴让人愿意跟他结交。熟悉王富贵的人都知道他很热心,朋友有需要,能帮忙就会尽力帮。所以王富贵的社交圈虽然不大,但个个都是真心实意的朋友。


下午六点,四人带着带做好的四盘菜来到华人教。


来教会的女人、孩子和来探亲的老人们要穿得讲究些,男人们像事先约好似的,都是各色t恤衫和西装短裤。人群中混杂着为数不多的老外,倒是无论男女都穿得很正式,男人穿长裤和衬衫,女人着裙装。


像国内会议室大小的聚餐厅里摆放着几个长条桌连起来的大餐桌,放眼望去,国内家常菜基本都囊括了,简直是一个百家宴。除了中国菜和小吃,还有各色西方食物,诸如皮萨饼、意大利通心粉、西式沙拉和甜点以及五颜六色的各种新鲜水果,琳琅满目,风味俱全。


冯珊珊赞叹:“哇,这么漂亮诱人,似乎个个都是大厨!”


张兰笑着说:“都是逼出来的,国内到处有饭馆,嘴馋了可以出去吃。这儿就是想花钱天天出去吃,也找不到几家口味地道的中餐馆。吃货们没办法只好自己学,天长日久做菜的水平就提高了。我跟你刘哥当学生那会儿,每周末都会从网上找一个菜谱自己学着做,现在仍记忆犹新。”


王富贵问:“类似这种聚会经常有吗?”


张兰说:“教会每周一次,人比较多。时不时的,中国家庭朋友圈也小范围地轮流开party,这种每家带菜一起分享的形式在美国叫‘potluck’。一般召集party的主人会准备几个主菜,另外提供饮料和餐具。来的客人会带自己拿手菜肴和一瓶酒。我很喜欢这种聚会形式,主人和客人都不累,花钱合理,所以在美国很流行。”


冯珊珊称赞道:“发明这种请客方式的人真聪明,应该把它推广到中国。”


冯教授逢年过节总爱请客,同事、朋友和学生。每次请客十几人,冯珊珊的妈妈都要提前一天开始准备,等到第二天客人上桌,做了一桌菜的妈妈已经累得话都懒得说几句。


6:30分,教会的牧师主持祷告,众人闭目低头。祈祷完毕,大家自觉排成两列长队,开始拿盘子自己盛菜。虽然来参加聚会的人很多,还有许多不同年龄段的小孩子。但整个晚餐井然有序,大家礼貌谦让,果然如张兰所说,是个愉快的华人大家庭。


王富贵和冯珊珊跟着张兰夫妇拿了食物坐下来,对面坐着的居然是王富贵早晨遛弯碰见的北京老夫妇,旁边坐着的男子应该是老夫妇的儿子。张兰和刘朝阳和他们住在一个小区,大家都认识。老太太认出了王富贵,


笑着对张兰说:“这小伙子跟我有缘,早晨刚见过,晚上又见面了。”老太太向王富贵和冯珊珊介绍她的儿子吴刚,大家坐下来边吃边聊。


吴刚果然是个外表出色的男人,高大沉稳,衣着不俗,谈吐文雅。


张兰问吴刚:“听你妈说你找了一个很出色的女朋友,怎么没带过来?”


吴刚优雅地用餐巾纸擦擦嘴角微笑着说:“莫兰当导游,这两天国内有一个旅游团队过来,忙的很,周末也没空,下次还有机会。”


吴刚顿了顿又说:“莫兰是不错,她漂亮大方,善良真诚,你们肯定喜欢她。”小伙子毫不掩饰对女友的喜爱。


王富贵是个武侠小说迷,笑着对吴刚说:“看来哥们你中了情花之毒,陷得很深呀。”


老吴太太笑道:“我这个傻儿子,一看就是个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主,不过莫兰那女孩子很优秀,把儿子交给她我放心,我们也不用天天牵肠挂肚。儿子,你们到底什么时候结婚?我都等不及抱孙子了。”


众人大笑,吴刚红着脸凑近老吴太太说:“妈,你急什么,我们才认识几个月,总得给人家女孩子一个考察你儿子的时间吧?我争取明年让您老人家抱上孙子。”


老吴太太沉下脸嘟哝了一句:“我儿子这么优秀,还用考察?搁在北京,估计美女把我家的门槛都踩破了。莫兰也30岁了,电视里说女孩子就像那圣诞节的蛋糕,过了25岁就不新鲜了。再说,年龄越大要孩子越困难。”


王富贵和冯珊珊听老太太这话忍不住“噗嗤”一笑,老太太与时俱进,说出这种嘲笑剩女的笑话,平常闲着没事肯定看了不少肥皂剧。


老吴太太听到笑声,转移了注意力,看着王富贵两口子说:“你们多大了?结婚几年了?为什么还没要小孩?”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ianshou.net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jianshou.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