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清穿之四爷难当 > 62天真的康熙
字体:      护眼 关灯

62天真的康熙

  清穿之四爷难当

随着孙子数量的快速增长,康熙渐渐地不能分清楚他们谁是谁了,如今,除非是康熙极为喜欢的儿子有了嫡长子,他才会赐名。


唐轩等了许久,见康熙没有赐名的意思,便和洛宁一起动手,翻看《尔雅》等工具书,为他们的宝贝儿子起名,康熙的孙子都是“弘x”格式的,这个“x”是日字旁的字,洛宁不想让自己宝贝与众不同。


所以,唐轩拟字,最后由洛宁拍板,为他们家的宝贝儿子定下了名字——“弘旭”。


其实,唐轩为自己的儿子取名为“旭”,还有另一层的意思,那就是……“唐旭”,这是唐轩为儿子起得汉族名字,也不知道这孩子将来有没有机会用到。


圣驾回京一个月后,康熙异于平常的举动,终于被朝臣发现了。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中,康熙不顾身体状况,接连宠幸了将近二十位年轻的妃嫔,每日都不重样。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朝臣们虽然会忧心,但不会做出什么事来,因为宠幸妃嫔是皇帝拥有的权力,只要不影响朝政,朝臣们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前提是这个皇帝不好欺负!


康熙临朝数十年,绝不是一个好欺负的皇帝!


可是问题在于,康熙沉迷于后宫,在朝堂上犯了几个不大不小的错误,事情闹大了!


于是,御史们开始写奏折,劝谏皇帝“身体为重”,“国事为重”了。


在一些别有用心的阴谋家的暗示下,御史们开始炮轰康熙!


能当御史的人,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口才了得”,直白一点说,那就是——“会骂人”!


当然,如果骂得是皇帝的话,御史们还是有一些顾忌的,不过,目标人物是康熙,针对的事件是“皇帝荒yín 享乐耽误政事”……


因为不涉及到夺嫡民族问题等敏感话题,康熙又是一个比较重视名声的好皇帝,所以御史们都没有经过润色,直接将“痛骂皇帝”的奏折递了上去。


在都察院御史,以及站在御史身后的人看来,康熙极为重视名声,绝对不会因为御史劝谏他“不要沉迷于享乐”而惩罚御史的。


所以,在康熙“虚心”地接受了御史的劝谏,转头又去宠幸妃嫔之后,御史们选择了继续炮轰皇帝,并且加大火力,用词更加的直白!


对于如今的康熙来说,你让他不能宠幸女人,无异于找死!


于是,康熙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龙颜大怒了!


所有上书康熙,不让康熙“睡”女人的御史,都被康熙打了板子,带头闹事的那几个都察院的头头,都被康熙革职了。


圣旨一下,朝堂震动!


这还是那个英明神武的康熙大帝吗!


康熙没有杀“言官”,只是打了板子,虽然让朝堂震动,可还不至于引发官场震动。


但是,被康熙打了板子,然后革了职的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不是汉人,而是满人!


这个左副都御史姓钮钴禄氏,是大清开国的五大臣中弘毅公额亦都的后人,虽然是旁系子孙,但他依然是属于满洲的统治阶层!


虽然在清朝的时候,封建皇权发展到了最高峰,但是,清朝依然存在着制约皇权的因素,只不过平日里属于隐性因素而已。


对于满清皇室,也就是爱新觉罗家来说,旗人是他们统治的基础,是他们最为信任的武装力量,虽然八旗贵族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可实际上,八旗权贵的手中拥有佐领人口,从某种角度来说,清朝算是由皇室和八旗权贵共同统治的。


康熙严厉地处置了几名带头“闹事”的满人,在康熙看来,不是什么大事,他是皇帝,天下都是他的,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这正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可是,在八旗权贵们看来,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在强大皇权的威胁面前,相互之间矛盾重重的八旗贵族们开始有了联合的趋势,太子和有夺嫡之心的诸皇子也开始浑水摸鱼,拉拢出身满洲的大臣,以获取利益!


那汉臣呢?


汉臣们表示,这和我们有关系吗?


满臣们憋足了力气准备跟皇上对着干,汉臣们幸灾乐祸地准备围观百年难遇的“大戏”!


如果不是康熙恰好在这个时间点上出了问题的话,也许清朝的历史将会改写也说不定……


那么,康熙出了什么问题呢?


经过这一个月的“奋斗”,后宫中年轻漂亮的妃嫔基本都被康熙不重样地宠幸了一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ianshou.net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jianshou.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