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悍匪重生记 > 67相濡以沫
字体:      护眼 关灯

67相濡以沫

  悍匪重生记

继右相大人的请帖之后,林易辰陆续又收到了几封相似的请帖,李怀熙全部以同样的理由婉拒了,两个人一个备考一个‘养病’,每天窝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入,日子过得轻松惬意,到月底的时候齐齐长了二斤分量。


两个人有时候傍晚的时候会一起偷偷出去走一走,盛京的繁华远非小小的余川城可以相比,李怀熙兜里有钱的时候又是个爱享受的,所以每次出门都必定要买一堆的东西,林易辰对这种事情不感兴趣,偶尔抱怨两声但从不阻拦,李怀熙买什么他就帮着拿什么。


护卫们都换了便装远远跟着,并不靠前,眼看着林易辰肩挑手提的也从不帮忙,这些人都是跟了林易辰多少年的,知道这两个才子的习惯,这种不纯粹的二人世界是两个人的小情趣,看着腰酸腿疼的,其实人家自己甜蜜得很,上赶着拍马屁准保会拍到马腿上的,得不偿失。


眼看着春闱临近,李怀熙进入二月以后就不怎么出门了,林易辰每天监督他完成一篇策论一篇经贴,其余时间两个人关上房门议论实事。盛京城里大小茶馆都在私下贩卖各种考题,林易辰出去逛了一圈之后回来关了府门,除了每天采买的下人,连林清都不让出去了!


二月初五,离春闱还有四天的时候,林易辰把自己写好的请调奏则呈了上去,奏则里的内容李怀熙是知道的,也是两个共同商议出来的。按两个人分析,当初皇帝忽然之间把林易辰抬到封疆大吏的位置上也未必就是那么心甘情愿。


当时的局势太紧张,皇帝手下真正可用的人太少,否则单凭林易辰的功劳这二品总督的位置落在他头上还是很牵强的。如今天下太平大局平稳,皇帝也已经显示出了一些收权的迹象,李怀熙和林易辰认为赶在这个时候主动交出手里的权利的时机应该正合适,所以两个人商量了一下就写了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呈了上去,林易辰身段放得很低,为了能经常‘得见天颜,聆听圣人教诲’,林总督降个一级半级的也心甘情愿(降得多了就算了)。


奏则送出去以后,皇帝并没有立时召见林易辰。刚开始的两天,李怀熙和林易辰两个人面色如常,该干什么干什么,不过眼见着会试临近,心里压着这件悬而未决的事情还是让两个人赶到了一些不安。


林易辰懊悔得不行,深恨自己没有在李怀熙参加乡试的时候就上奏则,那样时间上至少还充裕些,不过懊悔也没用,于事无补,只能又派人去外面抓了两副药,把京城里有名的大夫又请进府里走了一圈,请调不成他就继续装病,装到装不下去再接着想办法。


林易辰做这些事的时候李怀熙都是看在眼里的,林易辰怎么想他自然也知道,不过他什么也没说。二月初七这天下午,林清端着一小盘点心和一摞衣服过来请示李怀熙,“公子,您尝尝看这些点心是不是合胃口,如果您不喜欢,我让他们再另准备一些,外面酒楼里这几天也推出了几样能带进去的糕点,您要是觉得咱们府里自己做的不够好,我让他们去外边买点儿回来您尝尝;还有这些是府里的绣娘赶制好的衣服,您过过目,有不合适的地方我让她们去改,还有一天就入场了,你看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您告诉我,回头……”


“先放下吧,”李怀熙有些烦躁地打断了他,随手把手里的书往桌子上一放,问林清,“这两天有送过来的帖子吗?”


“没有,这两天门口挺肃静的,没什么帖子,最近的帖子是当年咱们家大人的同考徐大人送来的,说是要来探病,大人推说‘见不得风’就回了。”


“见不得风?”李怀熙挑了一下眉毛,觉得林易辰这病装得有些不像话,越来越像坐月子了,不过在下人面前李怀熙还是给这个不靠谱的货留了面子,又问了两句府里的事务就让林清出去了。


离会试开考还有最后一天,李怀熙看看屋外正好的春光,放下手里的书走了出去。


‘见不得风’的林总督如今正老太爷似的靠在躺椅里在太阳地儿晒着,俊朗的脸上一派云淡风轻,李怀熙坐在他腿上他也没睁眼,还是那样平静无波的死样子,忽略那只伸到李怀熙衣摆下面使劲揉搓的手,年轻的林总督乍一看倒颇有些坐怀不乱的高风亮节。


午后的阳光正好,李怀熙被晒得也有些眯眼,搂着林易辰的脖子舒服的叹了一口气,亲了一下他的嘴角说,“明天再没有旨意传下来我后天就不下场了,等你调来京里以后再说。”


林易辰闻言僵住了手,睁开双眼望向李怀熙,一脸的不可思议,“胡说什么呢?咱们大张旗鼓的来了,临了不下场怎么行?!先生还等着你连中三元呢,你爹把鞭炮都准备好了!”


李怀熙笑了,伸手掐了一下傻乎乎的林易辰,“会元状元的名头早拿晚拿都一样,连中不连中的先生不在乎,家里那些鞭炮等我哥成亲的时候多放一点儿也不算白买,没关系的,这些都不重要。”


“不重要?……”“不重要。”


林易辰很想问问这些都不重要那什么才重要,不过他有些不好意思问,呼之欲出又显而易见的答案问了倒显得矫情,怀里的李怀熙被春日的暖阳镀了一层金光,对着他懒洋洋的笑,依然是妖气纵横的样子,林易辰在这笑容里晃了晃神又闭上了眼睛,一边继续手下的动作一边在暖融融的阳光里勾起了唇角,忽然觉得李怀熙说的没错,这些是都不重要……


二月初八这天李怀熙和林易辰又睡了个懒觉,直到日上三竿才叫了起。早饭和午饭合成一顿解决,吃完了倒比别人家的午饭早了半个时辰。


林清又一次把做好的点心端上来一盘,李怀熙和林易辰已经对调任京城的事不抱希望了,随便选了几样看着顺眼的就让林清下去了,绣娘们缝好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放在衣柜里,李怀熙也没特意去试,没什么意外的话,他这场应该是不下了。


林易辰的病假就快休完了,李怀熙和林易辰吃完了饭开始商量着准备在盛京给李龙买些成亲的贺礼带回去,以两个人的名义一起送,借这个机会把两个人的关系在家里过明路。李怀熙主张送些实用的东西,林易辰主张送撑场面的东西,两个人各执己见,立场都很坚定,谁也不能说服对方,为了这点事儿辩个不停争论了一中午。


林清不知道其他府里的举子是不是也像自家这位一样穷极无聊的还有心思和人辩论这些,他也没空给两个主子抹稀泥,从早上开始他就为李怀熙的会试后勤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刚刚盯着厨房的下人把外面农庄送上来的母鸡下了锅,外面药铺派来送药材的马车就已经到了后门,好不容易点清了药材,府里的丫鬟又说备好的银霜炭受了潮,各种杂事一个接着一个,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留给他。


快到中午的时候,林清终于忙出了一些成绩,考篮里的东西清点过了,能够久放的点心也做好了,林清给自己泡了一壶茶,想着可以歇一会儿了,可没等热茶送到嘴边,一个守门的小厮就慌里慌张的跑了进来,宫里来人传圣旨了!


除了做饭的厨子大师傅,包括代管家林清在内,李府上上下下所有的下人没有一个是超过二十岁的,如何接旨这种事从来没有经历过,突如其来的阵仗把李府上下全都吓得不轻,等林易辰和李怀熙肃好衣冠匆忙迎出去以后才发现,这个所谓的‘宫里来人’其实就是一个脸上扑着细粉的尖嗓子太监领着几个背景似的带刀侍卫,并不是正式的宣旨仪仗,传的也不是圣旨,而是皇上的口谕——皇恩浩荡,‘召北方六府总督林易辰和北六府今科解元李怀熙一同入宫觐见!’


入宫觐见干什么这个太监没说皇帝心情好不好也不透露,这个擦脂抹粉的太监十分可气,干收银子不说话,皇帝佬儿还在宫里等着,李怀熙和林易辰也不敢耽搁,赶紧换了衣服随这个香气扑鼻的太监进了宫。


李怀熙在前世还是孟广庆的时候买门票进过紫禁城,那时抬头挺胸的还用超薄的卡片相机照了不少的相片,可惜那时他还是个匪,不敢给自己留影,只照了一些恢宏的建筑,当初孟广庆一直觉得这事儿挺遗憾的。如今作为已经闻达天下的人物,李怀熙李解元悲催的发现,自己这次入宫其实比当初做匪的时候还憋屈,进宫门的时候就被搜了一遍身,大周朝的皇宫虽然比紫禁城还要大,建筑也很雄伟,可正主还在里面住着,谁敢在墙上写‘xx到此一游’啊?!


两个人低眉顺眼地一路跟着香气扑鼻的貔貅太监来到一座偏殿门外,门口有侍卫们把守着,貔貅太监尖着嗓子说了声‘请林大人和李解元稍后’就进去了,过了一会儿,这个太监出来把两个人带了进去,李怀熙还没看清那个穿着黄袍的人变没变模样就赶紧跟着林易辰一起行了叩拜礼,坚硬的地面硌得娇养十来年的李解元微微咧了一下嘴,差点疼出声。


林易辰在旁边也跟着咧嘴,不过嘴角是向上的,看起来有些幸灾乐祸,这货下跪的时候动作明显比李怀熙慢,膝盖着地的动作也是悠着力气的,土生土长的优势一览无余。


李怀熙没空搭理他,长袍广袖一遮脸,对着上面一揖到底。


“臣林易辰参见陛下!”


“学生李怀熙参见陛下!”


……


皇帝并没有跟着说那句‘爱卿平身!’,李怀熙和林易辰行完礼之后,整个偏殿变得很安静。


偏殿里飘着一股香味儿,很奇怪的香,李怀熙猜想那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龙涎香,在这样一个飘着龙涎香香味的空间里,只听得见西洋钟的滴答滴答和书案后面有人翻动纸张的声音,李怀熙埋首跪在地上,不急不慌的,很应景的感到了一种压迫,那种来自于上位者想要传达给他的压迫。


过了一会儿,这种压迫感减低了一些,李怀熙知道那是皇帝的视线从他身上挪开了,李怀熙不着痕迹的动了一下,跪得久了他的膝盖有些疼。他知道皇帝这是故意的要给他们俩一个难堪,因为不管请调的奏则里的理由写得多么冠冕堂皇,也不管皇帝对这个结果是多么乐见其成,在一般人眼里,林易辰的行为都有些不识好歹,挑官儿做的臣子总应该是不讨喜的,皇帝不能把自己的高兴表现得太明显。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ianshou.net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jianshou.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