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悍匪重生记 > 54怀熙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54怀熙啊

  悍匪重生记

李家庄套住的这头狼是头公狼,瘦骨嶙峋的一点儿也不威武,这头狼最近一直徘徊在村子周围,晚上就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弄得人心惶惶,大人小孩晚上都不敢出去。


孤狼村里人不怕,怕的是狼群,可村里人提防了几天之后,发现周围只有这一头狼,有经验的老人猜测它可能是被狼群赶出来的,无路可走才下了山,于是村里人放了心,昨天几个大人做了一个套子,舍了一只鸡,终于在晚上套住了它。


为了以防万一,这头公狼只‘展览’了一会儿的功夫就被扒了皮,狼皮斑斑驳驳的没人愿意要,狼肉也很少,李怀熙看了一会儿之后没了兴趣,让刘全抱起李四一起回了家。


初七初八接连两天,李成奎家都在忙着收拾院子,过完了正月,他们家就打算加盖房子,院里的石磨驴棚还有劈柴垛都要重新安置地方,不过还好他们家还有一个跨院,安置起来倒是也方便。


初九,李怀熙跟在他爹身后帮忙丈量房场,量来量去,爷俩发现院里的枣树有些碍事。


李怀熙试着想改变一下房子的布局,可是不行,绕不开,于是改为建议他爹说,“爹,开春您把枣树挪后院去吧,吴家的桃树梨树都在后院。”


李成奎看了看已经碗口粗的枣树,在树干上拍了一巴掌说,“这么粗的树怎么挪啊,只能砍了,可惜了,这还是你们娘俩刚到家的第二年种下的,那时候还没你高呢,这真是可惜了,这都长得这么高了,结的枣子也挺甜的。”


李怀熙也觉得有些可惜,过年蒸枣糕用的就是家里枣树结的枣,确实挺好吃的,不过枣树确实长得比他快多了,他六年只长高了五十多厘米,他家的枣树却长高了三米多,所谓‘树有多高,根有多深’,这个高度的树实在是很难挪活。


第二天,碍事的枣树被砍倒了,李成奎拿了一把大锯,李怀熙拿了一把小锯,爷俩在院子里锯树枝,李成奎是干活,李怀熙是玩儿,他想把锯下来的树枝做一把木剑。


这时,一个四十几岁的妇人站在院外敲了敲门,很客气的问,“请问这是不是李成奎李老爷府上?”


‘李老爷’从来没有被这样称呼过,吓了一跳,赶紧丢下锯子站起来,两只手在衣服上擦了擦,李成奎有些不好意思,“您客气了,我一个杀猪的屠户,哪里敢称老爷,您请进,请问您是?”


妇人笑了,“我是镇上张家的,初六的时候您家小娘子到我那里去过,今儿我来给她回个话。”


李成奎明白了,这是镇上的张媒婆,于是赶紧把人往门里让,院子里乱七八糟,他一边走一边踢着地上的树枝,不住的解释着,“您快请进,哎呀,真是让您见笑了,我这正要收拾院子,开春好建房子,这乱糟糟的倒被您碰上了,您可别见怪。孩子他娘,张阿娘来了!”


程氏闻声迎了出来,张媒婆见家里女人出来了才迈步进了院子,这是一个看起来十分精明的妇人,浑身上下收拾得整整齐齐,看到骑在树干上的李怀熙,张媒婆笑着说,“这一定就是您家的小秀才了,咱们大周朝的第一神童!哟,我看这且不论才学如何,但看这小模样,倒像是画里走出来的,今年十二了吧。”


“张阿娘真是好记性,我们这小的今年刚十二,您给物色着点儿,将来少不得还要麻烦您。”程氏说着,笑着冲小儿子一招手,李怀熙走过来客客气气地给张媒婆施了一个晚辈礼,“学生见过张阿娘。”


张媒婆往起一托李怀熙,笑着摇头,“这文曲星的礼我可受不得,李家娘子,你呀可找错了人,你家这个小秀才的谢媒钱我可没本事赚,我没那个本事再从画里给他变出来一个漂亮小姐。”


“您可真会说笑,这外边冷,快进屋吧。怀熙啊,去给张阿娘拿些干果蜜饯进来,再倒些水,放蜜别放茶。”程氏笑着嘱咐了小儿子几句,把张媒婆让进了屋。


李怀熙在厨房把年前家里刚买的一个描金漆的干果盘找了出来,然后蹬着凳子把放在顶柜上的各式干果蜜饯都抓了一些码在盘子里,正想倒水的时候姥姥走了进来,“你娘可真是的,多大点儿个孩子就让弄这些热汤热水的,快给姥姥,你可弄不好。”


李怀熙很乐意继续做孩子,所以把手里的茶杯理直气壮地交给了姥姥,顺便还给他娘套了只小鞋穿,早上他娘说他了。


李怀熙把准备好的茶点端进去的时候,张媒婆正在和他娘说话,转头向他道了一声谢,然后继续说着正事儿,“……虽说是无说不成媒,可是这指东说西瞒天欺地损阴害德的事情,我张阿娘是从来不敢的,人人头上三尺有神明,神灵都在看着我们,如有一丝欺心之处,都会记在账上,我们一辈子也是还不清的,将来那是要被拔舌头的。


初六你来的时候,提的那些个我都记着呢,要说实话,这样的人家是真不好找,不过你家大公子命好,赶巧了,我们那条街上就有这么一个姑娘,真真的和你说得半点不差,模样好家世好人也是老老实实清清白白。


说起来他们家也是咱们铜鼎镇数得上的人家,你家相公应该也是认识的,就是镇上王秀才家。他们家的二女儿跟您家大公子正好年龄相当,今年刚十五,还没说人家,她娘过年的时候也是过来让我给留意着,可真是赶巧了……”


李怀熙上过茶点就退了出来继续锯他的小树枝,而他爹早就退出来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轮到父亲这里,其实只管备好聘礼就行了。


过了一会儿,程氏笑着送走了张媒婆,然后把母亲大儿子和自家男人都叫了进去,李怀熙和李虎也跟着进了屋,他们想听听这‘看着办’大嫂条件如何。


程氏心情不错,没赶这两个出门,笑着给家里人重复完了媒婆的话,然后说,“她这是提前跟王秀才家透过话儿才过来的,说咱们家要是也愿意的话就赶着这两天赶紧纳采,人家王家想先相看一下咱们大龙。”


李龙有些窘,闷声闷气的说,“还没相看他们家的呢!”


他爹他娘一起笑了,李成奎笑着说,“要是王秀才家的二女儿,就不用相看了,那丫头这两年老在咱们家肉摊上买肉,长得可是不错,镇上数得着的漂亮姑娘。”


“是啊,那孩子往绣庄交绣活的时候我也见过的,可是不错。”程氏也很满意媒婆给提的这一家。


李龙听爹娘这样一说放心了,脸一红,又摆出了一副‘你们看着办’的样子,不说话了。


两口子看大儿子没什么意见了,就开始和姥姥商量着要备些什么东西去纳采,李怀熙和李虎在旁边坏笑,嘀嘀咕咕,哥俩觉得爹娘老哥有些过于盲目乐观,光想着对人家满意不满意,也不看看自己。


李虎摸了摸自己刚冒出来的胡子,冲李怀熙一挤眼睛,李怀熙看看姥姥,有些有恃无恐,坏笑着当了一次出头鸟,冲着李龙说,“大哥,八字还没有一撇呢,现在就开始脸红上了,早了点儿,你没听见吗?纳采完了人家要相看你呢,瞧你那一大把胡子,老头似的。”


经小儿子这么一说,夫妻俩也想起了这个现实问题,李成奎把老婆的西洋镜拿了过来,举着说,“你自己拿镜子好好照照,你要是能昧着良心说你自己刚十八,你就留着你那胡子,要不然你就给我剃了,剃干净了好见人,要不然难为死你爹你娘也给你找不到媳妇!”


李龙憨笑着挠了两下脑袋,胡子是他自以为成熟的象征,不过除了书院里一些和他一样留着胡子的同窗,他还真没听过谁夸过他的胡子留的好,尤其是去年秋闱的时候,学官还真怀疑过他的年龄,所以这些日子,他心里也有一些动摇,如今事关自己的终身大事,李龙从善如流,借机就坡下驴,自己乖乖出去打了一盆热水把胡子剃了。


解决了胡子的问题,程氏开始翻箱倒柜的找布料,她说要给李龙做一身新衣裳相亲的时候穿。


李龙有些受宠若惊,觉得这个相亲过于隆重了,指着自己身上穿的说,“娘,这不就是年前刚做的吗?挺好的,不用做了。”


屠户娘子头也不回,“那是过年穿的,太艳了,人家女孩的爹也是秀才,这秀才我可是知道,就喜欢什么竹子松树一类的,我记得咱家有一匹青缎子来着?放哪儿了?”


李四这时候已经从外面疯跑回来了,在旁边翻了翻小白眼说,“娘,您给表姐填妆填的就是那匹青色的。”


程氏闻言停了手,不好意思的又盖上了箱笼,讪笑着摸了摸小女儿的脑袋,“还是我闺女记性好。”


李四从来不干给人锦上添花的买卖,撇着嘴折自己亲娘的面子,“刚几天的事儿啊。”


屠户娘子被女儿揶揄了也不脸红,看看外面的日头,转头冲自己男人说,“成奎啊,快点套车,我们得进城一趟,快去快回,晚上我回来好赶紧做。”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ianshou.net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jianshou.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