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沧海扬帆 > 第二百五十九章 福利不是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五十九章 福利不是钱

  沧海扬帆

更何况,采购这些福利是行政科的人去办的,这些人在其中上下其手,大家到手的福利就会缩水。再如果这些人心更黑一点,拿人回扣,买一堆烧不着的木炭或者没熟的西瓜回来,你说你要还是不要?


于是,就有人提出,我能不能不要这些木炭、西瓜,单位上直接把钱发给我?


当年的制度,是不允许发钱的。


福利不是钱,所以可以发。


在80年代之前,国家对企业管得很严,说不允许发钱,就没人敢发钱,只能发这些木炭、西瓜。


进入80年代,国家提出扩大企业自主权,很多事管得不那么严了,于是各家企业就开始想办法规避政策,代金券这种东西,就是当时的人们发明出来的。


所谓代金券,并不是钱。


真的不是,不信你看我这诚实的眼睛。


代金券就是福利,相当于木炭和西瓜。只是,木炭有很多种,有松木的,有椴木的,有檀香木的,大家口味不同,厂子里也不便替大家做主不是?


所以呢,就把100斤木炭折算成金额,给大家发代金券,大家可以凭代金券到指定的商店去买木炭。只能买木炭哦,谁如果拿代金券在商店里给孩子买球鞋,厂里是要严肃批评的……


这种做法一出现,立马受到各单位的欢迎。哪个单位不这样做,职工就要嘀咕了:是不是领导想搞什么名堂啊?领导是不是收了木炭厂的回扣啊。


等到各单位都把实物福利变成代金券之后,大家一拍大腿:这特么不是多此一举吗?直接发钱不就得了?


此时,国家的政策也变得更宽松了,单位可以自主决定发奖金、发各种名目的津贴,已经不需要用代金券这样一种掩耳盗铃的工具了。


时光流转,几十年后,大家忘记了这段往事,又在嘀咕单位为什么不发福利,说想当年发的木炭如何如何好烧,西瓜如何如何甜之类,这就只能归于人性的弱点了。


周晓芸让高凡去找外援,高凡能够想到的就是去撬化工设计院的墙角。继续从化工设计院借人是办不到的,但私底下找人利用“业余时间”干活没什么问题。


以高凡的愚见,找人干活,给人发报酬,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高逸平、古坤全等人都把他拦住了,说发钱不符合规定,一旦传出去,后患无穷。


最后,大家便商量出了这样一个方案,由沧化科贸在瑞章市找一家百货商店,打一笔钱过去,换取一批面额不等的代金券。然后,所有给沧化科贸干活的人,根据工作量领取代金券,对外就说是公司发的福利,这在时下属于一个政策的灰色区域,各级领导都不便说什么。


廖德荣向曾家雄讲解了一番工作量和代金券之间的换算关系,曾家雄满面喜色,起身告辞。他这边还没出门,门外又传来了敲门声。廖德荣过去打开房门一看,却是院里的另外一位同事。


见到曾家雄在场,那名同事略有些窘,敷衍地打着招呼:


“哟,老曾也在啊。”


“嗯嗯,和老廖好久没见了,过来聊聊天。怎么,老王,你也找老廖有事?”


“没啥事,这不,也是来找老廖聊天的。”


“哦哦,聊天好,聊天好,聊聊更健康,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ianshou.net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jianshou.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