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幸福的小农民 > 205. 欢度元宵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205. 欢度元宵夜

  幸福的小农民

205. 欢度元宵夜


元宵节就要到了,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有关元宵节吃汤圆的话题也随即展开了,元宵节吃汤圆的起源: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


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


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


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俗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相信大家选择在元宵节吃汤圆的目的很明确,“汤圆”的谐音是“团圆”。


元宵节吃汤圆是意味着新的一年一家团团圆圆,而在过去元宵节吃汤圆是一家老小围着桌子坐在一起吃汤圆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一家人一年到头都团圆在一起的又有几家呢?


特别是过春节回家难,春假假期短,很多在外工作的人都根本不可能呆到元宵节过完才出来上班,如果在元宵节吃汤圆,更加是勾起身边没家人团圆在一起的凄凉,如果在异地他乡孤身一人在元宵节吃汤圆,更多地是思念的情怀,更多地是心中的凄凉。


不过,这些问题在两年孙刚还会感觉有些凄凉,现在呆在家里,陪着爸妈,也就感觉不到以前的那种心情了。


想到元宵节,一不留神便把孙刚拉进童年甜蜜的回忆之中,让他心施神往。


童年的元宵节,村子里是孩童们的天地。


孩子们总是在大人忙碌中吵嚷着让他们给购买灯笼。


那时的农村,各家各户相对贫穷。


街上商贩卖得灯笼也不像现在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仅仅只有纸灯笼,还是折叠的那种。


条件差的家庭买不起灯笼,总是在孩子们的吵闹中,用高粱杆做支架,用纸糊上一个简单的灯笼。


元宵节晚上,小伙伴们会不约而同地拿着各自的灯笼,兴高采烈地走出各自家门,相互炫耀、比试,看谁的灯笼最漂亮,谁手中的小蜡烛多,吵吵嚷嚷直到深宵。


记得在童年的元宵节里,孙爸总是经不住孙刚兄弟的软磨硬缠,不得不在元宵节的晚上,骑上他那辆老旧的“永久”牌自行车“吱吱呀呀”的往镇上赶,或者乘坐村子里谁家的老牛车去街上看花灯。


那时的灯展在孙刚的记忆中总是无限精彩,不像现在街上的花灯多少年来就那几样,没有一点新意。


孙爸是一边抱着孙刚,一边拉着孙阳,行走在拥挤的街道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ianshou.net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jianshou.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