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幸福的小农民 > 192. 过生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192. 过生日

  幸福的小农民

192. 过生日


赵涵在孙刚家里歇了一夜,第二天下午,孙刚正要开车就送她回家的时候。


“小刚,你等会啊。”王燕叫住了孙刚。


“有事儿吗,嫂子?”孙刚看着嫂子提了一个包。


“嗯,打算回娘家住两天。”王燕昨天晚上就和孙爸孙妈说好了,回来一二个月了,因为怀孕,很少回家看爸妈。


“行。”


先把赵涵送到她家楼下,没有多停留,就走了。


把王燕送到她家的时候,王燕的妈妈上前扶着大肚子的女儿,搀扶到屋里了。


“嫂子,你要是回家的话,打电话给我,我来接你。”孙刚说道。


“嗯,好。”


“孙刚,晚上在这儿吃饭,走啥走。”王燕的妈妈看着孙刚起身打算离开,就上前挽留。


孙刚谢绝了王燕妈妈的挽留,独自一人回家了。


时间飞快,转眼间进入了腊月,腊月的第一天就是孙刚的生日。


生日是人生的,生日是年轮的驿站,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忘记。


而孙刚能够牢记自己的生日,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因素——就是他的生日在腊月的第一天,很好记。


小时候快过生日时,孙刚就故意问妈妈自己是啥时出生的,孙妈也故意一拍额头笑着说:哎呀,我还真不晓得呢,你是我和你爸在堰埂底下捡回家的。


这时,爷爷奶奶一齐凑上来一唱一和,孙刚信以为真地大哭起来。这下倒好,荷包蛋没捞着,把自己给撂出去了,能不哭吗?


那时候农村普遍都很穷,鸡蛋是很珍贵的,一般都是拿来换钱的,或者只有在来人去客、逢年过节或过生日的时候才能吃到。


那时候小,也不懂事,几乎是一到冬天,就嚷着过生日,只知道自己过生日的时候一直有雪。


甚至在日历牌上做记号,一天一天地数,总嫌时间过得慢。妈妈则总是微笑着一遍一遍地安慰:别着急,快了,快了。


终于到生日了。


一大早,孙刚便起床,跟在妈妈身边献殷勤,妈妈做饭,他就抢着烧火,帮着干零活,没事的时候,扯着妈妈的衣襟,片刻不离地跟在身后。


妈妈常谑道:馋虫快出来了吧?!惹得家人都笑起来。


这时,孙刚才不好意思地躲进里屋,守在饭桌旁等候。


不一会儿,妈妈会在家人吃的饭菜中间摆上一碗特地为孙刚做的面条,并加上两个圆圆的,白里透黄的荷包蛋。


妈妈说,过生日吃鸡蛋是滚灾的,吃面条是长寿的,缠小孩腿的。意思是把小孩拴住,拴在人世间,让孩子平安一生。


孙刚双手捧着碗,小心翼翼地走到小桌边上,坐下去,低头喝一口汤水,再用汤匙挑起一个鸡蛋,鼓着腮帮吹凉了它,送进嘴里细嚼慢咽,仿佛不是在吃鸡蛋,而是在举行一个神圣无比的成长仪式。


哥哥倘若此时在这儿徘徊,孙妈定是要打发了他说,明年到你生日的时候再打给你吃,别在这儿眼馋了啊。


是的,那年月,最好的生日礼物仅仅如此了,且见者无份。


后来孙刚兄弟俩都长大了,家里条件也好了,兄弟俩谁也不再稀罕荷包蛋了。


每当生日那天,妈妈照例问他们要吃荷包蛋还是煮鸡蛋时,他们都摇头说不吃。


她不知道生日蛋糕的诱惑,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家里母鸡下的鸡蛋,却不敢吱声。


妈妈对家人的生日都丝毫不会记错。无论谁的生日,都千方百计地弄一些好吃的。


平时说起话来,总会如数家珍般地说出这个是几月初几的,那个是几月十几的。


前几年孙刚在外忙于工作无暇顾及的时候,妈妈会提前几天就提醒你:快过生日了,忘了吧?语气中,几分疼爱,几分埋怨。


上大学以后,就没有在家里过过生日了。往往是一帮同学、同事旧友凑在一起,订个大蛋糕,设个小饭局,逍遥地推杯换盏,然后,借着几分酒意,把蛋糕上的奶油胡乱地往对方鼻子脸上涂抹着糟蹋,却曰“happy”。


早上起床之后,外面虽然雾气笼罩,但是一轮红日在大雾中若隐若现,看来今天又是一个大晴天。


在果园里,洗漱,锻炼身体。


刚进家门,孙妈就问他:“吃煮鸡蛋还是荷包蛋?”


孙刚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变得那么没出息,孙妈这一问,直感觉鼻子一酸眼窝有点热,赶紧背过身去,用尽轻松的语气笑着对妈妈说:“还当我是小孩子呢?那就荷包蛋吧!”


过了一会儿,荷包蛋已煮好放在桌子上,一股股热气正在升腾。不用妈妈叫,孙刚已坐下去。


这味依然和小时候吃的一模一样,只是眼前的妈妈却真的是老了。


“刚,生日快乐啊!”电话里传来赵涵那甜蜜的声音。


“我等下去县城找你,晚上到我家吃饭啊。”孙刚和赵涵聊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ianshou.net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jianshou.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